@所有消費者!新國標落地,今年買羽絨服,一定要看吊牌!
原標題:@所有消費者!新國標落地,今年買羽絨服,一定要看吊牌!
又到了挑選羽絨服的時候
滿300減50,OMG 買它!買它!
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準備趁著雙十一
把心動已久的羽絨服帶回家
從2022年4月1日起
羽絨服裝新國標正式實施
來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
這也意味著
今年冬天是羽絨服新國標落地后的
第一個銷售季
相較于此前的2011版國標
新國標有哪些不同?
又該如何科學選擇羽絨服呢?
有請專業(yè)人士來跟大家
詳細科普一下
新國標和老國標有哪些區(qū)別?
▲點擊查看大圖
與2011版國標相比,新國標在羽絨品質要求、羽絨種類標注、成衣防鉆絨性的測試與評價、烷基酚(AP)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(APnEO)要求等方面進行了完善和提升。
01
含絨量修改為絨子含量
含絨量和絨子含量均為羽絨品質評價的重要指標:含絨量是指絨子和絨絲在羽毛羽絨中的質量百分比;絨子含量是指絨子在羽絨羽毛中的質量百分比。標注絨子含量能更直觀地表征羽絨品質的高低,同時也與國際市場接軌。
02
改變防鉆絨性評價方法
防鉆絨性的評價方法由原標準的織物絨包摩擦法修改為成衣轉箱法,從整體上對成品的防鉆絨性做出評價,更符合消費者的實際穿著體驗。
03
增加生態(tài)安全指標
針對羽絨填充物,新增烷基酚(AP)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(APnEO)的考核要求,與國外生態(tài)紡織品相關標準接軌,順應了行業(yè)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和消費者綠色健康消費的需求。
04
羽絨種類區(qū)分
羽絨的種類只需區(qū)分鴨、鵝,不再區(qū)分灰絨、白絨等??傮w而言,羽絨的品質并不在于顏色,而在于羽絨的種類和羽絨纖維的結構。
如何科學選購羽絨服?
新國標實施后,在選購羽絨服裝時,建議消費者采用一看、二摸、三聞的方式:
一看
看羽絨服上的合格證和水洗標簽
看合格證上的執(zhí)行標準。執(zhí)行標準為GB/T14272—2021《羽絨服裝》的產品,羽絨服的整體質量水平較執(zhí)行2011版國標的產品,在羽絨品質、防鉆絨性、羽絨的環(huán)保性能等方面會有顯著提升。
看羽絨種類。目前羽絨填充物的種類有兩種:鵝絨和鴨絨。鵝以素食為主,其養(yǎng)殖期一般較鴨長,鵝絨的氣味通常要比鴨絨淡,且鵝的養(yǎng)殖數(shù)量大約為鴨養(yǎng)殖數(shù)量的15%,鵝絨的產量遠低于鴨絨;相同絨子含量的羽絨,鵝絨價格通常是鴨絨價格的1.8倍,所以鵝絨一般用于中高檔羽絨服裝產品。
看絨子含量。目前,市場上羽絨服常見的絨子含量為90%、85%和80%。絨子含量越高,羽絨手感越柔軟,蓬松度往往也比較好,其保暖性也更為優(yōu)越。所謂的絨子是羽絨保暖的核心有效成分,從結構上看,是從一個絨核向四周發(fā)射兩根及以上絲狀物;從外觀上看,它呈立體球狀,像蒲公英的小傘。相對于絨絲,絨子能固定更多靜止的空氣,可以有效阻止熱量傳導,從而達到隔絕外界冷空氣的效果。因此,絨子含量是決定羽絨品質和價格的主要因素。
看合格證或水洗標簽上注明的充絨量。羽絨服的充絨量對羽絨服的保暖性有顯著影響,一般來說,數(shù)值越高越好。另外,羽絨服的保暖性還與面料防風性、服裝款式、長短等有關,具體需根據(jù)成衣保暖性測試結果確定羽絨服適合穿著的溫度。
二摸
用手按、捏、揉、掂羽絨服
用手按壓羽絨服。在購買前,建議用手抓一下或按壓一下衣服表面。若回彈很快,說明羽絨服的蓬松度好,羽絨保溫效果好;若回彈很慢,說明填充物質量欠佳;若根本無回彈,填充物很可能是陸禽毛或是其他長毛片的粉碎毛,而非羽絨。
用手摸捏羽絨服表面。消費者可用手感受其手感柔軟程度,是否能感受到大而粗的長毛片、羽毛梗等。如果手感柔軟但有短小粗硬的羽毛梗,則為粉碎毛,這種羽絨制品穿著舒適性不佳,保暖效果較差。
用手揉羽絨服。消費者可用雙手揉搓,看是否有毛絨從纖維間的縫隙中鉆出。如果有毛絨鉆出,說明面料不防絨,穿著后容易飛出羽毛,一段時間后保暖性更易下降。
用手掂羽絨服重量。用手掂一掂羽絨服的重量,同時觀察其體積大小。重量越輕,體積越大,表明羽絨服穿上后體感越輕便。
三聞
用鼻子聞羽絨服氣味
聞一聞羽絨服,深呼吸幾次,看看是否能嗅到異味或臭味。無異味、無臭味者最佳,如有明顯氣味,則不宜選購。
最后
甘肅市場監(jiān)管提醒大家
收貨后請仔細查看吊牌中的關鍵信息
如遇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
注意取證
積極維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