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米新上市的米家無線吸塵器K10值不值得買,看完這篇評測再說
小米推出了全新的吸塵器,米家無線吸塵器K10。米家上一代的吸塵器命名為米家1C,這一代名字上有了這么大的變化。為何為K呢?因為K寓意著King和Key,意思這是一款日常清潔的萬能鑰匙,和性能全面的吸塵器之王。

那么,問題來了,這款性能全面,兼具吸地拖地,吸力大到驚人的小米新款米家K10無線吸塵器,究竟值不值得買?究竟能不能對得起K這個代號呢?別著急,評測第一時間安排上。
開箱
米家K10吸塵器寄過的時候門外面是一個光禿禿的紙箱,打開這個紙箱,才能看到真正的包裝。雙層包裝是為了運輸過程中,避免碰撞擠壓而傷及產(chǎn)品,外包裝的紙板厚度比較厚,硬度也是足夠的。

包裝正反面相同,是吸塵器的線稿圖,并印有這款吸塵器的幾大特點,150AW強勁吸力智能數(shù)顯吸拖一體電子自鎖。箱子兩端是運輸及搬運時的注意事項。頂部有一個提手設計,方便拿。因為這提手沒有在外包裝露出來,所以我是一路從菜鳥驛站抱回來的。建議外包裝設計上,把提手露出來,這樣最后幾百米就更省勁了。

打開包裝盒,里面大概分為三個箱子裝著各個部件,井井有條。這里有個細節(jié),那就是每個小箱子上都畫出了里面裝的零部件,這一點對我來說真的很貼心,很多時候,這類多配件的東西,我一旦拆開后,就不能順利裝回去了。細節(jié)之處可見用心,值得點贊。
一次拆開所有配件,來一個全家福。配件有主機、電動除螨刷、智能感應地刷、水箱、拖布、二合一毛刷、縫隙(扁)吸頭、充電收納二合一支架、電源適配器、金屬延長桿以及說明書、快速使用指南和之間安裝定位貼。和我之前評測過的吸塵器來說,少了軟管和一個圓形的吸頭,但這兩樣,我平常真的用不上。

外觀
這款吸塵器沿用了上一代吸塵器的配色,白色的機身、灰色的金屬桿和滾刷,遇上透明塵桶顯露出來橙色的機芯,讓它看起來穩(wěn)重中充滿了一絲不羈。給人以一種低調(diào)卻又不甘平凡的感覺。

吸塵器主機是一個H型的造型,采用了市面上常見的手持方式,頂端的HEPA過濾器,有一個淺顯的指示標志,按照標識,輕輕一擰即可取出濾芯。另一端的塵桶則是采用卡扣形式,有一個灰色的橡膠卡扣,輕輕叩開,即可打開塵桶。不銹鋼網(wǎng)的在透明塵桶外壁下,清晰可見,讓圓潤的吸塵器主機,有了一絲絲硬朗。

開關鍵是在把手內(nèi)側的上方,并有一個小隔板,讓我們握持的時候,更方便。值得一提的是,隔板下方有一個防靜電點。這是為干燥地區(qū),尤其是冬季極易產(chǎn)生靜電的地方專門設計的。

握持面向我們的那一端是一塊圓形的LED顯示屏,屏幕下方有兩個按鍵分別是檔位和電子鎖鍵。屏幕通過電量監(jiān)控環(huán)的顏色來顯示吸塵器的電量,綠色時,電量大于20%,紅色時,電量低于20%,提醒我們需要充電了。充電時,屏幕會顯示具體的百分比。

整體來說,主機的外觀圓潤中有一絲硬朗,沉穩(wěn)中又有透露著一絲暴躁。
安裝
整個安裝其實很簡單,沒有太多技術含量。但是我還是單列出來,是為了讓大家明白,各個部件如何使用,以及使用場景。
縫隙吸頭和二合一毛刷,因為比較短,所以直接安裝上去就可以,安裝上去,聽到咔噠一聲,即使安裝牢固。取出來的時候,按下吸頭上的按鈕,即可輕松拔出。

縫隙吸頭,主要是用來清理門窗邊角、墻角、樓梯等狹小縫隙。二合一毛刷比較適合窗簾、沙發(fā)、茶幾等表面的灰塵。
電動除螨刷和智能感應地刷的安裝,需要對準兩個金屬導電的電機,準確的插進去。這里要提醒大家一下,如果是用電動除螨刷除螨,則不建議將除螨刷安裝在金屬延長桿上。取出方式,也是按下刷頭上的按鈕,即可輕松取出。

電動除螨刷一般是用來進行除螨工作的,通過刷頭上毛刷的拍打,來把螨蟲吸入到塵桶中的。而智能感應地刷,則是我們?nèi)粘V髁κ褂玫乃㈩^。用來清潔和拖地。
接下來說一下水箱和拖布的安裝,打開水箱的橡膠塞,裝入清水,然后蓋上塞子,再將拖布站上去。拖布和水箱和是通過魔術貼那樣的形式,來貼在一起的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水箱上有一個開關,這個開關是控制水箱是是否向拖布上滲水的。用的時候,打開開關,不用時要關閉開關,這樣水箱里的水就可以長期保存。

水箱往智能感應地刷上安裝則也是采用卡的方式,將水箱平著推入卡槽中即可,取出時輕輕往上一抬就ok。
整個吸塵器的各個部件的安裝非常簡單,沒有任何難度,可以說老少皆宜。

清掃效果
我們評判一款吸塵器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,能不能吸干凈。用專業(yè)術語來標識,就是吸力的大小。
米家K10手持吸塵器采用的是12.5W轉(zhuǎn)轉(zhuǎn)速,吸力可達150AW,我翻閱是市面上常見吸塵器的參數(shù),12.5W轉(zhuǎn)速可以說一騎絕塵。而150AW的吸力,也可以稱之吸塵器中的王者king。Dyson戴森新出的V10,吸力不過100AW,更重要的是這款K10可以稱得上是市面上價格最低且性能最全面的一款12.5萬轉(zhuǎn)吸塵器了。這讓我忍不住,要對他做一系列硬核測試了。

這款吸塵器有三個檔位,分別是持久、標準和強勁,以下測試均是在標準檔位下進行測試的。
先來個吸米粒測試,家里能找到的最大的顆粒物就是米粒了。一遍過去之后,米粒一粒不剩,被輕松吸入到塵桶中。

當然了,有些人會說,這是硬的地面,自然會好吸一些。所以我這次大膽一點,直接在床上撒了一把面粉。要知道,我這可是冒著被媳婦打的風險來作測試的。型號,米家K10無線吸塵器不辱使命,了無痕跡,否則輕則跪鍵盤,重則跪榴蓮。

是不是還沒看過癮?那干脆上硬幣吧。兩枚硬幣被一次性吸了起來,要知道,市面上很多吸塵器都是沒法吸硬幣的。

一圈測試下來,吸力king真不是蓋的。家庭日常的洗塵操作是完全可以勝任的,而且還可以幫你收集平常遺落在床底、車底、縫隙中的硬幣。別小瞧這些硬幣,加個雞腿還是綽綽有余的。
手持體驗及噪音
米家K10手持吸塵器,安裝了智能感應地刷、水箱和拖布,并連接了金屬延長管的重量大約是在3Kg。進行清掃工作的時候,因為地刷是貼在地面,所以把手跟地面呈60左右的角度,因此使用起來不會感覺到手酸手痛,如果是舉起來清理高處墻壁、窗戶、吊頂,高空作業(yè)在K10的幫助下也能輕松解決。

在工作時候,我們可以先設置成連續(xù)工作,即電機電子鎖按鍵,切換為連續(xù)工作,這樣就不用一直按開關鍵了,工作和結束工作,只需要按一下開關鍵即可。我曾用過那種按著不松手的無線手持吸塵器,整個清掃結束,手指頭都按得酸痛。

工作的時候,顯示屏正對著我們,我們可以輕松切換工作的檔位,和打開關閉電子鎖,一目了然,用起來很方便。另外0.5L的塵桶,也算是大容量塵桶了,但還是建議定期清潔塵桶,清理起來并不麻煩。

吸塵器的工作原理是電機的高速旋轉(zhuǎn)產(chǎn)生吸力,因此噪音是在所難免的,但是噪音的大小也是決定一款吸塵器性能的重要指標。
因為沒有專業(yè)儀器測試噪音,只能憑感覺了,米家K10的噪音正義來說,在接受范圍之內(nèi),在我用的幾款吸塵器中,表現(xiàn)屬于上乘,最大噪音是在70dB左右。
拖地及續(xù)航
當下的手持無線吸塵器主要以吸塵作業(yè)為主,拖地功能是屬于錦上添花,豐富了實際的使用場景,但米家K10的實際拖地效果如何呢?還得來看實際的拖地效果。

首先是選擇地面的水漬測試,我在地面制造了水漬,因為這也是日常生活中難免有茶、水、奶等液體濺灑。K10拖過之后,地面的水明顯消失了。

接著,我又在地面制造了腳印,進行拖地。一遍過去后,腳印消失,拖地效果還算過得去。

米家K10的地刷是貼著地面的,因此拖地的時候,拖布可以緊貼地面。然后因為滾刷的轉(zhuǎn)動形成了助力,所以我們在往前推進拖地的時候,并沒有太費力。水箱的容積是250ml磁吸式水箱,可以通過開關調(diào)節(jié)滲水,整體來說,K10可以應對日常拖地的基礎需求。

米家K10的額定功率是450W,配備的電池容量是3000mAh,標準模式下,可使用65分鐘,這個續(xù)航在同類吸塵器中屬于較長的續(xù)航了。

充電上面,它采用了兩種方式??梢灾苯佑秒娫唇o吸塵器主機充電,也可以用充電收納二合一支架進行充電。這個支架和平常的支架略有不同,使用時將支架的頂端打開,然后將吸塵器放入,并扣下去,即可進行充電盒完成牢固的收納,不用擔心被小孩子誤觸而導致吸塵器從支架上掉下來。

另外充電的時候除了顯示屏會以數(shù)字顯示電量之外,電商旁邊還有LED指示燈來顯示,低電量時只有一顆顯示燈閃爍;中等電量一顆指示燈閃爍,一顆指示燈常亮;快要充滿時,兩顆燈常亮,一顆燈閃爍;充滿時三顆燈常亮,并且五分鐘過之后會熄滅。

經(jīng)過使用和體驗,是時候做一個總結了,既然是總結,優(yōu)缺點都有。
缺點:
1:沒有配備軟管;
2:水箱可以設置成為自動的活塞,目前是手動打開關閉;
優(yōu)點:
1:吸力強勁達到了150AW,12.5萬轉(zhuǎn)速;
2:吸拖一體,使用場景更豐富;
3:顯示屏好評,檔位、電量信息一應俱全;
4:3000mA大電池,續(xù)航強勁,噪音控制得也不錯。

整體來說,米家K10手持吸塵器,吸力強勁,可以輕松應對各種使用場景的吸塵工作,另外拖地模塊的加入,也大大地提升了它的日常使用頻率,可謂是家庭清潔小能手。1000出頭的價格,這樣的動力和配置,明顯是走了小米一貫的性價比策略。
在當下市場中,這臺吸塵器屬于中高端產(chǎn)品,這個價格下,不管吸力還是功能和體驗,優(yōu)勢還是比較明顯,還是值得購買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