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刻!中國女人為什么買房?這是我看過最好的答案!
最討厭聽到這樣的話:
你一個女人,買房干什么?
你是女人,買房那可是男人的事情!
女人買房干什么?結婚不就什么都有!
女人買房,就是不孝!
我憑本事買的房,關你們什么事!
1
閨蜜蕙怡三十歲生日,想送自己一個禮物:在廣州買房。畢業(yè)八年,從設計小白,也做到了設計總監(jiān)。買個小戶型,首付八十萬以下的,對她來說,分分鐘的事情。
她看中戶型,要簽約了,一想,雖說沒靠家里,但這么大的事情,不跟爸媽說一聲,總歸不太尊重。
結果一撥電話,她媽一聽買房就跳了起來,這一驚一乍,換成她老爸接電話:你幾歲了?
蕙怡說:三十。
她爸說:你還記得呢,不操心嫁人,買什么房?
蕙怡說:我買房自己住,我自己有錢。
她爸破口大罵:我養(yǎng)你個賠錢貨,你買房,以后還不是人和房子一起帶到別人家,買什么買?現(xiàn)在就把錢給老子寄回來……
蕙怡不理他,掛電話,簽約買房,八十萬給出。
2
當晚,老媽又打電話過來:你沒真買房吧?聽媽的,把錢寄回來,八十萬在我們這里可以蓋別墅了,我們現(xiàn)在蓋房子,弟弟明年就能娶媳婦了。
蕙怡說:有你們這么當?shù)鶍尩膯??過分了!
她媽又說:誰過分?。磕悴患奕?,弟弟可是要結婚的。不跟你廢話了,電話費好貴的,我等下把賬號發(fā)給你,匯錢回來。
第二天她爸又打電話來催命:叫你匯款你匯了沒?
蕙怡說:我買房了。沒錢。再說,誰說要給你?
她爸瞬間就怒了:你!今天不把錢匯回來,就別叫我爸,別回來。
蕙怡掛完電話半夜拉我出來喝酒,酒沒喝開就淚奔:為什么男人沒錢買房,家里掏空積蓄不嫌過分,女人掏錢買房要被罵得狗血淋頭。這還是親爹親媽嗎?
3
女人,買什么房?,這話實在聽得太多。三姑六婆說:嫁個好男人,他的房不就是你的。周圍的男生說:你也要買房?不是吧,要做新時代的女性……
就像波伏娃說的:女人的不幸就在于不被要求奮發(fā)向上,只是被孤立滑下去到達極樂。傳統(tǒng)總是教女人僥幸、墮落;不買房、依靠男人。
好在不少中國女人很清醒,在買房這件事情上很有主見。
在廣州,2017年男女獨資購房總價分析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在低價樓中,女性占比57%,超越男性;而在300萬以上的一手房及144平方米以上的房屋,女性的成交比例也勝過男性。(廣州日報)
在上海,在剛需購房群體中,女性占比迅猛上升。2015年,女性占比24.6%;2016年,升到30.1%;2017年,已經發(fā)展到33.2%。
2017年,上海女性購買首套房均價高達348.3萬元。在上海,能買房,也是女性也成為女神的加分標簽。(21世紀經濟報道)
除了一線城市,像寧波,單身女性的購房市場也逐年提升,獨立房產已經成為寧波女性的新型嫁妝。(中國寧波網)
現(xiàn)代女性買房,是剛需。有錢,趕緊下手買。沒錢,掙錢買房總是目標。女人有房沒房,真是大不一樣。
4
慧玲從大學起就開始當攝影師,接單給人拍婚紗、做街拍、做旅拍。畢業(yè)后當老師,順道開了一個攝影工作室,一樣接單。
問她:一個女孩子那么拼干嘛?她說:我想在佛山買套房,攢錢速度哪有房價漲得快啊?
有人給她介紹一個在大良有幾套房子的對象,那人也很喜歡慧玲。
不過那人最喜歡的是慧玲當老師,有寒暑假,以后也能教小孩。一聽慧玲還玩攝影,開工作室,就直說:以后不用那么辛苦了,有我呢。
慧玲出于禮貌,見了他幾回,但感覺不對,還是拒絕了他。那人覺得自己有幾套房,條件這么好,沒道理被拒絕,托中間人問慧玲為什么,慧玲說:沒什么,我能靠自己買房,不用嫁給一套房。
慧玲很明智,事實上自從新《婚姻法》頒布,想靠嫁人嫁到一套房,根本就是做白日夢。
新《婚姻法》規(guī)定無論婚后誰還房貸,房子是誰付的首付,離婚后房子就歸誰。這既保障了婚前財產,也讓女性越來越意識到獨立買房的重要性,更從某種程度上倡導更平等的婚姻關系。
有房的女人,就算不嫁給心甘,也要嫁給情愿。誰還會為了一套房,嫁一個將就的人?
5
還是蕙怡的故事。原來她每年回家,那些親戚都會酸她:誰誰誰家的女兒20出頭就嫁了個有錢人,你都快三十了,別挑了,再過兩年,就是別人挑你了。在他們眼里,你再優(yōu)秀,你再自立自強,你當總監(jiān),女人整這些虛的,嫁不出去有什么用?
但人就是犯賤,勸女人別買房,千方百計阻止女兒買房。蕙怡真的買了,她爸媽又出去炫耀,再聽到別人說誰的女兒嫁得好,上去就懟:我女兒在廣州買房了!
那些親戚變臉更快,一聽說蕙怡買了房,直接把她列入女富豪行列。再也不問她什么時候嫁人,而是問她做什么工作,能在廣州買房,要讓介紹工作。有房的單身女人,誰敢說你剩女?分明就是黃金單身女。
6
前段時間,被時尚博主黎貝卡在廣州的豪宅刷屏。一個女人,住廣州中心地段兩百多平的豪宅,把三室兩廳的房間,只留一個小臥室,其他打通、改造成29平的大衣帽間。
有放得下150雙鞋的鞋柜,有容納70個包包、垂直掛所有衣服的衣櫥?;ㄒ粋€風景最好的房間,改造成洗手間,放上掛壁式馬桶和四腳浴缸。
一個三室兩廳的大房子,就一個單身女人住,太奢侈了!墻壁想刷墨綠就刷墨綠,沙發(fā)想買大紅就買大紅,也太任性了!
黎貝卡說:買這套房子之前,很多人也說,一個人住,會不會太奢侈?裝修之前,爸媽也說,你以后會結婚、有小孩,我們也可能過來住,你一間客房也不留,真的好嗎?
但是,她想了一下覺得還是按照原計劃執(zhí)行:一定要在能力范圍內,給自己最好的。黎貝卡有這股底氣,是因為這一切都是她自己買單。
住在父母的房子里,你是女兒。住在老公的房子里,你是妻子。只有住在自己的房子里,你完完全全是你自己。不管是女兒受寵,還是妻子撒嬌,都不如老娘自己說了算來得痛快。
7
蓓莎怎么也想不到,她結婚時,老媽會送一套房子。她老媽,那個做了一輩子家庭主婦,閑的時候給工廠做散工,哪來的錢?
一套60方不到的二手房,放在他們潮州,沒個二三十萬也不行。蓓莎不肯收老媽這份大禮,她老媽說:傻女,媽媽結婚這么多年,最深的體會是不能全吃男人的,住男人的。
30年婚姻,我總是要先讓步。除了你爸爸的家,我就只能去你外婆家,沒別的選擇,不是我讓步誰讓步?
我希望你不一樣,哪天你們鬧不高興了,不想到我這里哭叨,能有一個人安靜的地方。祝你一輩子婚姻幸福,而幸福之外,這個獨立的房子,能給你婚姻沒法給的底氣和自由。
魯迅曾經在《娜拉出走以后》中寫道:娜拉出走,不外乎兩條路,要么回去,要么死去。為什么?不過是因為娜拉除了娘家,只有婆家。很遺憾,還有很多中國女人,跟娜拉一樣,有娘家,有婆家,唯獨沒有自己的一間房。
更遺憾的是,還有那么多過來人以此為榮,蠱惑年輕女孩不要買房,要嫁一套房,不然就受累吃虧。所以中國女人生而為女兒、為妻子、為兒媳、為母親,但這中間一個歷史性時刻,標志著我們完完全全獨立,成為女人自己,不是生理意義賦予的,不是社會意義賦予的,就是純精神的。
我始終認為獨立的,可以不被打擾的一間房,才是女人最好的安全感,才是女人可進可退的港灣。娘家有好有壞、婆家也有好有壞、老公有真心和變心的,但自己的不動產,才是握在手里的安全感、藏在心里的底氣。
有房的女人,不會像魯迅所說要么回去,要么死去,她有第三條路——自己給自己的港灣。
來源:國館
調查:中山限購一周年了!您認為…
「
猜你喜歡
樂居君推薦閱讀
」